如果。《史記·卷七九·范雎蔡澤傳》:「假使臣得同行於箕子,可以有補於所賢之主,是臣之大榮也,臣有何恥?」《儒林外史·第三二回》:「假使小的有兒子,少爺送去考,也沒有人敢說?」也作「假如」、「假若」。似借使 1.倘使、倘若
即使、縱然。《南齊書·卷五二·文學傳·崔慰祖傳》:「假使班、馬復生,無以過此。」《三國演義·第四五回》:「假使蘇秦、張儀、陸賈、酈生復出,口似懸河,舌如利刃,安能動我心哉!」也作「假饒」、「假如」、「假若」。